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站浏览:74        发布时间:[2023-11-07]

  小暑,上虞白马湖畔绿影婆娑,蝉声嘒嘒。百年名校春晖中学仰山楼校史馆内,我的目光落在一本学生旧名册的一个名字上——“夏弘琰”。被珍藏在玻璃柜里的名册已残旧不堪,是上虞县私立春晖中学1949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生名册。夏弘琰,性别:女,籍贯:浙江上虞,成分:小资产(后面括号内的两个字已模糊不清),家庭人口:8人,经济状况:收支相抵,下学期是否能继续求学:微困难。

  发黄的旧纸张上,我仿佛看见年轮正在倒转,看见1949年的初春,一个秀发及肩的江南女孩,挎着粗布书包,正独自穿行在上虞白马湖畔的丛丛绿影间,粼粼波光映入了她无比清亮的眼眸里。她抬腿走进古意盎然的春晖中学,那个曾经走进过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蔡元培、黄炎培、叶圣陶、张闻天、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黄宾虹、张大千等众多名人的名校,走出过无数优秀学子的春晖中学。那么,1949年的秋天,新中国成立的金色季节,“微困难”的夏弘琰继续求学了吗?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里,她都经历过什么?如今她还健在吗?

  当我的目光继续停留在这个名字上,发黄的纸张上浮现了另一个江南女学生的身影,20年前一个我素未谋面的小读者、春晖中学的高中生“慧”。我仿佛看见,仰山楼拱形青砖长廊中,阳光斑驳,立柱的影子被一一投在长廊地面上,一直延伸至长廊尽头,笑容羞涩的“慧”从长廊尽头向我款款走来,手里捧着一封她刚刚伏在课桌前用朴实真挚的语言写给我的长信。我仿佛听见,长廊里回荡着她轻轻的呼唤“苏老师”。她说,苏老师,我马上读高三了,我想报考中文系,将来当一名作家,或者当一名母校前辈们那样的老师。

  于是,在小暑蒸腾的热浪里,我仿佛听见四周回响起更多的声音,来自上世纪20年代的那些声音,清亮,温和,也铿锵,也昂扬。

  “人生好比一碗清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以便使这碗清水发挥各种作用……”这是春晖中学首任校长、曾提出“人格教育”理念的经亨颐的声音,他誓要“一洗从来铸型教育之积弊”的声音穿越时空,依然振聋发聩。

  “那我给你15万。”这是来自1919年春天83岁的浙江商界巨擘陈春澜的声音。早年失学、做学徒、当“跑街”的他,立志在故里创办一座学堂,旨在建立平民教育,发展国民健全的人格。他出资15万元后又捐资5万元,委托乡贤王佐和教育家经亨颐在上虞白马湖畔建造了后来蜚声海内外、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的春晖中学。“春晖”之名出自孟郊的《游子吟》。

  陈春澜给了春晖骨血,经亨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等教育家、艺术家则给了春晖灵魂。

  “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这是教育家夏丏尊在他的《白马湖之冬》里的感叹。1922年3月,春晖校舍竣工在即,经亨颐向上虞同乡、浙江一师同事、老朋友、中国最早提倡语文教学革新的夏丏尊发出了英雄帖,夏丏尊欣然应允。在白马湖畔夏丏尊自己设计的“平屋”一角的一张小小木桌上,他翻译完成了后来风行全国、深入人心的《爱的教育》。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是丰子恺在夏丏尊《爱的教育》序言中的真挚心声。在丰子恺眼里,夏丏尊对学生是一种“妈妈的教育”,学生逗狗吃酒他要管,生病失业他也要管,但凡看见世间任何不真不美不善的事,他都要发愁,那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感使他忧愁了一辈子。

  “学生因无须矫情饰伪,故甚活泼有意思。又因能顺全天性,不遭压抑;加以自然界的陶冶:故趣味比较纯正。”这是26岁的朱自清的声音。他在春晖中学和宁波一所中学兼职,两地奔波,无怨无悔。在他看来,“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如果太“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

  白马湖畔的“小杨柳屋”总是传出欢笑声,还有歌声和琴声。这是丰子恺在春晖中学任教时的家,也是白马湖作家群的一个“据点”,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俞平伯、朱光潜和来春晖讲学的蔡元培、叶圣陶、张闻天等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文化精英们常聚在此,云集畅谈。丰子恺被称为“中国第一幅漫画”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白马湖黄金时代的印记。

  “小杨柳屋”旁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晚晴山房”,“晴秋的午前的时光在恬然的静默中经过,觉得有难言的美。”这是叶圣陶第一次去功德林拜会弘一法师时“永不能忘”的记忆。几个精神气质相似的人,常静坐默对,“已胜于十年的晤谈”。在那些恬然的时光里,叶圣陶和夏丏尊合著了《文心》,全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囊括了“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问题在当今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丁零零——”小暑空旷的校园里,仿佛还回荡着当年手动的绳摇铃声。我仿佛看见,从长廊尽头,从教室里,从四面八方,从阳光斑驳中,应声涌出了一群群学子,向着学校广场迅速聚拢。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民族危亡,质朴古雅的文化名流们偏居白马湖畔,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不仅以教育“曲线救国”,更带领师生们同仇敌忾、锥心呕血,投身爱国运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春晖中学组织了“五卅惨案后援会”,全校师生近一个月每日三餐茹素,省下菜金,捐资捐款。一个世纪以来,夏丏尊、朱自清、杨贤江、叶天底、何香凝、黄源、谢晋等无数春晖师生投身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伟大事业,他们中有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有院士、将军、英雄,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他们在春晖中学的灵魂乃至中国血脉里注入了浓墨重彩的风采和风骨,壮丽如朝暾夕月、星奔川鹜。

  白马湖畔的子夜时分,半轮明月如同从湖水中重新出生,天地异常澄明。一间300岁的老屋里,大学同学文卫给我沏上了一杯上虞红茶,茶香与老屋内的木头香气融合,人如坐草木之间。这个上世纪80年代末春晖中学的学子,像从丰子恺漫画上走下来一般,年过半百却依然保持了孩童般的率真、热情,保持了对大自然和古老物件亲人般的热爱。我想,春晖中学给了多少像他这样的学子如此充沛的心魂啊。他们夫妻和两个妹妹一起买下了这座300年的乡下老屋,装修成童年记忆中外婆家的模样。每到周末,老屋里就会响起3户人家3个孩子叽叽喳喳的欢叫声和老人们的呵呵笑声,一大家子人扛着各种农具去一里外租的田地里种瓜收菜摸鱼。从地里满载而归后,他们各显厨艺,忙碌一番,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慢时光,如同从丰子恺的漫画中拓下来一般温馨和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半个多世纪前一代儒宗、上虞人马一浮先生在旷怡亭随口吟诵的诗句依然令人闻之沉吟。

  有人说,河水之所以清澈,是每天从晨雾里重新出生一次。站在白马湖畔的半轮明月下,我在心里默默祈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如河水般清澈、舒展,每一颗赤子之心,都如河水之上每天浴水重生的朝阳。


 
2023“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 “三味奇杯·爱在天鹅城” 全国美文大赛征稿启事
第四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读者·原创版》主题征稿启事
“雪峰山杯·共有家园”全国征文启事
茶文化全国主题征文大赛
《故事会》2023年最新征稿启事
《2023·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约稿函
《青年文学》公布2024年稿费标准及投稿指南
“四川青年诗人小辑”征稿启事
《杭川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征稿启事
全新创刊!《新天桥》杂志欢迎大家投稿
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启事
首届“爱心杯”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稿启事
“传承友谊·我与东盟的故事”征文启事
第七届哈哈诗歌奖征稿启事
《厦门文学》征稿启事
《山东文学》​杂志,随笔、小说、散文,全国可投!
“文旅中的当代中国”主题征文启事
淄博市图书馆征文大赛
更多...

叶君健

杨骚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陈欣:“滴灌通”投融资模式应纳入金融监管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