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 来源:  本站浏览:319        发布时间:[2023-10-01]


  枣庄,对于我这个东北吉林人来说,有些遥远。可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当兵时的连长孟召和的家乡。枣庄是座“煤城”,还是“台儿庄大战、抱犊崮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电影《铁道游击队》发生地和拍摄”的地方,还有著名的微山湖景区等等,而对于其它的认知则少之甚少。

  今年9月中旬的枣庄战友聚会,由此,完全颠覆了我多年来对枣庄的这些肤浅的认识。

  战友聚会日程安排的最后一天下午,参观游览枣庄的石榴园。

  9月中旬的枣庄,午后温度还是很高,毒辣辣的太阳照在上空,无论是脸上还是身上都渗透出了汗水,天空有种干燥少风闷热的感觉。

  租用的两台公务车,载着战友和军嫂从市区出发,拐来拐去,在一片片浓密的石榴园停了下来。

  这就是枣庄著名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它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阳坡之间。

  枣庄石榴园东西长22,5千米,南北宽3千米,面积达80万平方千米,园区有石榴树530余万株,48个品种之多。

  枣庄冠世园生态文化旅游区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吉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是国家级AAAA级文化旅游区。

  在枣庄,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面积的石榴园,而且是成片成片的,如同树林那般,感到很惊诧。

  过去,在东北也见过石榴树,但那是室内观赏的盆景,最高的不过半米,矮的也就在二、三十公分左右,有的侍弄好的人家,秋后也能结几个石榴,在稀稀落落的枝杈上长着三、五个小石榴,那算侍弄的不错了。小的如同鸡蛋大小,大的也不会超过鹅蛋,红里带着枯黄,当成了主人家的“看果”。可那只是用于观赏,不能作为水果品尝,如果吃上一口还是酸酸的,除了石榴籽,果肉薄薄的一层皮,没有多大的吃头。

  枣庄的石榴,有些也是生长在盆景里,可由于枣庄的温度不同于东北的温度,冬天最低的时候,也不会超过零下十度左右,室外盆景或者地里的石榴不会因此而冻坏,只是叶子落下,春天温度上升后便会重新发芽长叶。

  枣庄的石榴树,有些也是生长在一、二米左右的盆景里,高的超过了一层楼房,小的也有一人多高,枝桠伸展,形成了几米开外枝叶的范围,已经是多年形成的栽培果树了。从弯弯曲曲的石榴树上可以看出,盆景里的石榴树经过了数年的发育生长,盆景的石榴树已经从当初的小小的盆景,逐步发展成了成片的石榴果园。

  在枣庄,无论是盆景的石榴树,还是生长在阳坡上的石榴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结下的石榴大致相同,盆景里的石榴树,略比阳坡上的石榴树高些,那是因为盆景里的石榴树受到人为的特殊关照,享受了与普通石榴树的不同待遇所致。

  盆景里的石榴树是有很高的价值的,而且价格不菲。据我们乘坐的那台公务车司机讲:在枣庄的石榴园里,好的盆景石榴树,一棵最多可以卖上几万元,最低的也不会低于一万元。我们在车上粗略估算一下,每一家石榴园果农,栽培下十几棵,几十棵石榴树,如果分批销售出去,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十万元,那可是家财万贯啊。

  我们去的那个季节,正是枣庄石榴红了的时候。只见一棵棵石榴树上坠着一个个硕大的果实,在秋风的吹拂下,晃晃悠悠,像是挂在石榴树上的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笑颜开,昭示着喜庆和丰收。

  两台公务车慢慢地穿行在一片窄窄的石榴树的小路间,车体碰撞到路边已经成熟的石榴,只听柔软树枝上的石榴不停地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像是儿童玩的小皮鼓,一会儿“咚咚咚,咚咚咚…”,给人一种喜悦和欢快的感觉。车在石榴园中,人在快乐幸福中。

  遥望远山,石榴树由高而低,山上是石榴树,山下还是石榴树,一望无际。山路曲径通幽,车或行人行进在石榴树的小路间,仿如被淹没在石榴“堆”里,身上和脸上都被石榴染红了,红的可爱,红的粉黛,红的如枫叶那般绚丽。

  有的石榴树长的千奇百怪,扭扭曲曲,褶褶皱皱,像是百岁老人;有的石榴树伸开腰身,枝条伸展,像是年轻人在锻炼身体;还有的石榴树小巧玲珑,婀娜多姿,在秋风中摇摇曳曳,像是少女在梳妆台旁精心的梳理打扮,让情人一睹风采。

  在枣庄大片大片的石榴园旁,在路边,石榴园果农们纷纷摆出摊位,打出品牌,吸引游人驻足观看购买。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一排长长的半封闭式的石榴销售柜台旁,人来人往,游客如织。石榴销售老板和员工不停地忙碌,有的拆箱验货,有的招待客人,有的联系快递员,有的递上刚刚打开的新鲜石榴让客人品尝。

  石榴,在东北并不多见,于是,我急忙上前与销售石榴的老板打起招呼,想买回去一些送给家人,也算不枉来枣庄石榴园一趟。

  枣庄是我国盛产石榴的重要产地之一,由于受气候和温度等影响,石榴水分充足,果肉丰满,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各地客商的欢迎和青睐。

  同行的战友和军嫂分别围着不同的石榴摊位,都想购买一些带回去。好在枣庄的石榴价格并不高,上等的大石榴五元一斤,小一点的石榴有的四元,也有的三元,这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很有诱惑力。

  一箱石榴看起来不重,可当提起来的时候,就会觉得不轻。一些战友和军嫂纷纷通过快递打包发运的方式,邮寄回老家。我也挑挑拣拣,选择了不大不小,四元一斤的两箱石榴快递发运。

  当枣庄战友聚会结束回到家乡后,没有几天的功夫,石榴就到了我所生活的城市,当打开包装箱,洗净一个石榴放在嘴里,那股甜甜的清馨味道,微带少许的酸味,顿觉水分充足,果肉丰满,与其它水果有了明显的差距。

  回到故乡已经十几天时间了,可那邮寄过来的枣庄石榴的清馨味道还在室内散发着,散发着……眼前不停地再现出枣庄那座城市和那座城市特有的魅力!

  在枣庄石榴飘香的季节里,我曾经来过枣庄!


  作者简介:闫英学,出生后辽宁锦州凌海,工作生活在吉林松原。近年开始散文创作,出版军旅散文集《永远的金达莱》等,作品见于《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退役军人》《中国乡村》天津《中老年时报》《吉林日报》《吉林农村报》新疆《老年康乐报》河南《牡丹文学》《东北作家》《松原日报》《通辽日报》《赤峰日报》《延边日报》等报刊杂志。


 
2023“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 “三味奇杯·爱在天鹅城” 全国美文大赛征稿启事
第四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读者·原创版》主题征稿启事
“雪峰山杯·共有家园”全国征文启事
茶文化全国主题征文大赛
《故事会》2023年最新征稿启事
《2023·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约稿函
《青年文学》公布2024年稿费标准及投稿指南
“四川青年诗人小辑”征稿启事
《杭川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征稿启事
全新创刊!《新天桥》杂志欢迎大家投稿
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启事
首届“爱心杯”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稿启事
“传承友谊·我与东盟的故事”征文启事
第七届哈哈诗歌奖征稿启事
《厦门文学》征稿启事
《山东文学》​杂志,随笔、小说、散文,全国可投!
“文旅中的当代中国”主题征文启事
淄博市图书馆征文大赛
更多...

叶君健

杨骚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陈欣:“滴灌通”投融资模式应纳入金融监管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