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结识了鲁迅,编辑出版《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春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1937年回家乡,创作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1941年被捕,1942年11月下旬被营救出狱。1943年到重庆,在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
冯雪峰的诗歌
奇迹
怎样的奇迹呵,—— 当我袭击着空虚, 当我深入黑暗的阵地,我碰见了我自己! 我于是俘获了我自己! 我于是根据自己心头的疼痛, 计算着我对空虚的掷击有多么重!
审美
我们终于达到了这样的审 美!—— 当陨星迸散, 不去吁嗟那瞬息之光的幻 灭的美, 却在沉听那陨声的哀远。
灵山歌
我们望得见灵山, 一座不屈的山! 它显得多么伟美,—— 崎岖,峥嵘,一连串的高峰直矗到天际, 有时它蒙罩在梦一般的云里, 它自己也显得和云一样的奇伟。…… 这地方的人又指给我说,“就在这灵山, 伟大的战斗者,重聚了大军, 坚执大义的血旗,—— 披靡着东南整个的地区,……” ………… 我们望得见灵山, 哦,怎样奇异的山!…… 从这山,我懂得了历史的悲剧的不可免, 从这山,我懂得了我们为什么奔赴那悲剧 而毫无愧色,而永不退屈! 从这山,我懂得了我们生来就为世界的理 想的实现; 我懂得了一切山川的秀丽的由来, 为什么它总有一种神奇的秀气在隐现。 从这山,我看见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的 灵魂: 他永远被人类自己的伟大不屈的力所 旋动, 他永远渴血似地渴求着这力的奇异的美。 ………… 我们望得见灵山, 一座多么诱人的山!—— 假如在早上,因了朝霭,它和朝霭一样的 妩媚和淡远! 而黄昏,夕阳射着它的背,它又显得加倍 的孤危和青翠。 假如是晴天,太阳照得明亮,它见得一无 所有, 而晚上,你在星光下朦胧看去, 又仿佛有千兵万马在驰驱。…… 一座不屈的山! 我们这代人的姿影。 一个悲哀和一个圣迹, 然而一个号召,和一个标记!
普洛美修士片段
忍耐是不屈, 而愤怒是神圣, 顽强简直是天性! 但这一切都是为了爱, 于是又添了憎恶 和蔑视。 镇定地,对着宙斯的恶德和卑怯! 而这些,都由于火,—— 而火归给人类了, 而所有这些都归给人类了! 雷电呵,你这天上的火和力的使者, 你能奈他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