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站浏览:373        发布时间:[2023-08-18]

  中学时,我从哈尔滨下乡赴北大荒,下了绿皮火车再上大解放汽车,穿过莽莽苍苍的兴安岭大森林,历时一天一夜,和上千名同伴抵达黑龙江边的嘉荫农场。一路上,我第一次看到那些穷困寂寥的乡村,那些破旧的村舍,内心之震撼、情感之忧伤,至今难忘。

  有一次赶马车,去岗下为食堂拉井水。马太饿了,见墙根堆着一些馒头和豆腐,便蹽蹄子突然拐过去,把我甩到车下。眼瞅着大车轱辘朝我滚滚而来,幸亏我反应快,猛一翻身从车下滚了出来。旁边晒场上的几十名同伴一起惊呼:蒋巍,你捡回一条命啊!

  我的八年青春岁月,都献给了黑土地。每每忆及这些,我对乡村生活总涌起亲切感。

  这些年,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东南沿海,我走了许多乡村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伟业,彻底撕去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绝对贫困”的标签,那些偏远贫瘠、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瞅着一个个红瓦白墙、大路朝天的新村拔地而起。

  让我印象最深也最为感动的是,许多更新改造或迁入新址的村庄都办有一个村史馆——这是全体村民的意愿。馆里陈列着很多旧农具、旧物件,有硬木车轮、纺车、蓑衣、草鞋和公社的账本、算盘之类,都是村民们捐的。其中,让我久久端详、不舍离开的,是一张张饱经风霜、布满裂痕的木犁!

  犁,历史由它而起,梦想由它而起。它的犁铧,最初是刀耕火种的石片,后来是青铜,再后是钢铁,在中华大地留下五千多年的年轮。一张犁,它朴实得像一头躬身向前、埋头苦干的牛;它英勇得像一张坚忍的弓。而今,无论多么现代的大机械代替了它,无论它现在多么寂寞,它都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我到过乌江畔的一个小山村,村边是几十丈高的悬崖峭壁,下边就是大气磅礴、激浪滚滚的乌江。那里耕地极少,山上山下全是石头,拢一把土、摘一筐玉米棒都是难事。许多人家便外出谋生,或坐到江边峭壁下等活儿——为逆流而上的大船拉纤。我走过那些纤夫身边,望着他们乌黑的身躯、深弯的腰身和紧绷在肩头的纤绳,听着他们一声声高亢而有节奏的呼吼,蓦然忆起《黄河大合唱》中的那些山呼海啸。一根粗糙的纤绳,将他们弯曲的身影连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张张犁——这就是中华民族埋头苦干、自立自强的精神啊!

  在贵州铜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攀崖而上,走进一个农家院,我惊异地发现,院墙边放着一张老旧的木犁。我问,现在都机械化了,田里都是小农机突突响,还用得着这东西吗?主人说,这是我家的宝物,从老祖宗用到现在,我奶奶年轻时用它耕地,我舍不得扔。

  为啥呀?

  主人拿过一块抹布,一边为犁杖揩灰,一边说:“有感情了呗。别的地方用犁耕地,我们这儿用犁耕石头。”

  “咋回事?”我问。主人说:“你没见我们这儿的田亩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块吗?”

  我笑了,说我听过一个段子。分田到户时,有一家分了十二块田,女儿放学后一块块数,数了好几遍都是十一块,她叫:“爸爸,少了一块呀!”爸爸说:“那一块在你草帽下扣着哩。”

  其实,这些田亩原本都是石头。脱贫攻坚以来,县乡领导便带领群众治理石头,还送来好些镐头锤子。全村男女老少一起上,把大石头运走,把小石头砸碎,再从乌江边扛回一筐筐泥土垫在地里。“因为山上地块小、沟壑多,机械上不去,犁杖就用上了。”主人高兴地指着周围的山说,“我们的田亩就这样爬上了山,还种了很多树。你看,老早那些光秃秃的‘和尚头’,都种上庄稼了!”

  看来在山区,犁杖还是用得上。即使用不上,那也是农家的传家宝。只要看到它,农家就知道应该咋样侍候地了,土地就是农民的无价宝啊!


 
2023“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 “三味奇杯·爱在天鹅城” 全国美文大赛征稿启事
第四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读者·原创版》主题征稿启事
“雪峰山杯·共有家园”全国征文启事
茶文化全国主题征文大赛
《故事会》2023年最新征稿启事
《2023·中国年度诗歌精选》约稿函
《青年文学》公布2024年稿费标准及投稿指南
“四川青年诗人小辑”征稿启事
《杭川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征稿启事
全新创刊!《新天桥》杂志欢迎大家投稿
第十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启事
首届“爱心杯”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征稿启事
“传承友谊·我与东盟的故事”征文启事
第七届哈哈诗歌奖征稿启事
《厦门文学》征稿启事
《山东文学》​杂志,随笔、小说、散文,全国可投!
“文旅中的当代中国”主题征文启事
淄博市图书馆征文大赛
更多...

叶君健

杨骚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陈欣:“滴灌通”投融资模式应纳入金融监管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