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 来源:墨香染尘公众号  本站浏览:447        发布时间:[2023-05-18]

1683683817288674.jpg

  郭宏文,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葫芦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葫芦岛市连山区作家协会主席,东北小小说基地副主任。在《海燕》《鸭绿江》《芒种》《安徽文学》《福建文学》《山东文学》《百花园》《天池小小说》《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等数百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作品数量1000多万字。出版系列散文集《山屯物事》《山屯情愫》和《山屯光阴》,合称“山屯系列三部曲”。出版长篇人物传记《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等30多部。多部作品被译成英文、尼泊尔文和日文出版。


  郭宏文:藏木沟记

  (一)

  藏木沟,是辽西山区一绺子成百上千条沟中的一条,普通得日月听不清她的声音,星辰看不清她的身影。可是,她的模样、她的气息,我却熟悉得很,亲切得很。缘由呢?就是我的家,一直紧紧地抱在她的怀里。辽西的群山,密麻成层层的皱褶,风吹着,日晒着,雨淋着,冰封着,时不时地变换着肌肤的色彩。我琢磨着,多少年以前,我爷爷的爷爷闯关东的时候,一定是被这里的色彩拌住了,在这个叫藏木沟的地方收住了脚,搁下了挑着物件、挑着儿子的担子。可别小瞧了那担子里的儿子,那黑秋秋、赤条条的毛孩子,就是后来我的爷爷、我的父亲和我的血脉之源。打小,我就被这山味的、粗犷的血脉驱动着,望着宅屋纸糊的窗棂,望着房山墙上顺着没风的空间袅袅攀爬的炊烟,望着河捡石圈成的四四方方的院落,记忆的扉页上,就深深地烙下了家的概念。我知道了,这个千百年一直随着日月行走的藏木沟,因那个担子里的毛孩子的血脉传承,已经变成了我的家了。我是藏木沟的人了,我的根就扎在了这深深的沟里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养育我的,就靠这条沟了。读着她的容颜,品着她的乳香,我一天一天地感悟出,在时光的隧道里,我不会像爷爷的爷爷那样曾经是飘无定所,也永远不会走失成一个孤儿。我随时可以翻开记忆,那里封存着一种山谷回音般的浑厚声响,那种声响,就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家的声响。我想,我抓牢了这种声响,也就抓牢了生命的源线。我家在藏木沟的怀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飘往何方,我可以用我骨子里时时轮回的这种声响,找回藏木沟,找回自己的家。

  (二)

  这个给我筋骨、供我生息的藏木沟,可是一个深深的长沟啊!如果这条沟里,不是有条公路通着,我家宅屋的柱子上,不是有个圆圆的广播喇叭挂着,我一定会把藏木沟,当成一个国家,当成一个世界。在我的眼里,这里真的太大太大。我站在宅院的大门口,满眼的山,满眼的树,满眼的草棵,满眼的石头。我真的很疑惑,这深深的长沟外,咋还有“花牛车”开来的城市呢?咋还有广播喇叭唱的“东方红”呢?坐在奶奶的炕头上,看着奶奶的纺车“吱吱”地转,听着奶奶讲关于藏木沟的故事,我陶醉得眼睛直勾勾地憨笑。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筹备修建寺院的道士,为防备大批的木材被当地胡子劫走,分期分批地把运来的木材,藏进了我们这个十多里的长沟里。长沟里的九沟十八岔,所有的人家都来帮道士。藏完了木头,那位道士却始终没有回来运木头。后来听说,那位道士,被气急败坏的胡子们烧死了。奶奶说,那些被藏起来的木头,虽没成为寺院的梁柱,却在我们的深沟里的沟沟岔岔显灵了,给藏它们的人家,站成了榆树、色树和杂树啥的,擎起了一片一片的浓荫。这就是藏木沟的由来。因听了奶奶故事的缘故,我敬畏地看着深沟里的每一棵树。那孤单的,那成片的,都不是随意长成的。藏木沟的树,可以在峰巅长成巨伞,可以在谷底映着小溪。那绿色,那荫凉,可都是报恩的情啊!那情,是何等的鲜浓,何等的厚重。藏木沟究竟藏了多少木头,我曾雄心勃勃地,要一片山一片山地算明白,也好不愧对说那句“我家住在藏木沟”的应答。可这沟里的树,不知已有几世同堂了,老的不死,死的不朽,小的使劲地生,咯咯嚷嚷,见缝就长,我真的数不清了。我只得承认,我愧对藏木沟的树们。

  (三)

  藏木沟有娘吗?我想,那连绵的山峦,就是她的娘啊!山峦伸着长长的臂膀,藏木沟那么长的身子,都暖暖地揽在她的怀里了。藏木沟继承着山峦的基因,紧紧地怀护着她的屯落、她的山乡人家。藏木沟在山峦的怀里,我的家在藏木沟的怀里。我日日出没在她所怀拥着的一户人家里,周身都笼罩着山燕呵护雏燕般的亲情气脉。房宅是窝,父亲和母亲,就是一对在沟谷中纷飞的山燕,我们这些孩儿们,就是嗷嗷待哺的雏燕。父母给我们打来的食儿,不就是从藏木沟的乳腺中,汲取的奶液吗?我在享受着父母的滋养中,不知不觉中地被藏木沟的襟怀,磨砺出了脚趼子,磨砺出了手趼子。这厚厚的脚趼子和手趼子,是我一生积累的最大最大的财富。从两手空空地蹦跳着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到胳臂上挎着荆条筐,再到肩膀上挑着“吱呀吱呀”响的扁担,我是踩着藏木沟的山道走大的。藏木沟的大道就那么一条,穿沟而过,是专门为大马车和大汽车修的,总是让我想象着路的这头通哪儿,路的那头通哪儿,通的地方,是不是也和我们这的深沟里一样的清亮。可这里的山道,却像蜘蛛的网,宽的,窄得,陡的、缓的,打成结,连成串。我穿着母亲用线麻绳纳底做的布鞋,来来回回,起早贪晚,一脚一脚地踩在网状的山道上。我看见,所有的山道,都被咸涩的汗水沾满了厚厚的脚印,亮亮的,在星夜下都闪着光。我可以这样断定,藏木沟的山道,是步步不走空的道,是沟里人运粮、运柴、运山货的道。这山道,又何曾不是沟里人,火旺日子的脉络呢?我想,走过这样的山道,我的人生,就不怕走任何的道路了。

  (四)

  在我的眼里,藏木沟的肌肤太隆起,太丰腴,太让我神魂相托了。我躺在她的肌肤上,倾听着她的心跳,“咚咚”作响,声声沉稳。我用手掌贴在自己的胸口,号着自己的心脉,那声音,那力量,简直是太弱太弱了。我像驴打滚一样,使劲地滚震着,自己弱不禁风的身体,让跳动的心房,去感受那种“咚咚”作响的声音。那声音,伴着泥土的芳香,原滋原味地复制在了我的心肌中,“咚咚”作响,为我的生命,发动起了超强的马力。我的家抱在了藏木沟的怀里,可是我几世积下的德,修来的福分呢?我一旦走出宅院,总嫌自己挎的荆条筐太小,装不下杨台地满地的苣荬菜,装不下东沟口大榆树满树的榆树钱,装不下二道沟松树林里密麻麻的蘑菇头,装不下北平子一嘟噜一嘟噜的红山枣;还装不下大阴坡一下雨就膨胀起来的地耳菜,装不下头道沟山杏树上脱落下来的山杏核,装不下李英沟紫花开满山掩藏着的桔梗根,装不下东大地高粱棵里能甜皱眉头的黑天天。这深深的沟里,让我装不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把目光,停留在任意一块空间里,对于我来说,都是满眼诱惑的味道。真的不知从啥时起,我在这沟里头,已经变得贪婪如煞。我恨不得自己动手,使满山的荆条,编一个和藏木沟一样大的荆条筐,把所有的让我心动的棵、叶、花、果啥的,都装在这个大筐里,变成我家的私有财产,让我们一家人奢侈地享用。唉,这哪能说是我太贪了呢?分明是这藏木沟里太富有太富有了!

  (五)

  藏木沟的风过于急性子,夏日的天里,时不时地使着长长的鞭子,撵着那黑亮黑亮的云,从北山顶上飘过来,让它遮住太阳那火辣辣、直勾勾的光束,让它把厚厚充积的凉爽喷泻下来。那喷泻下来的,是一种孕化生命的轰响,是一种拔节筋骨的轰响。那轰响着的,就是让弱小害怕、让强悍欢雀的雨水啊!我看见,在这雨水中,坡上的草棵在“咯咯”地欢笑着,沟里的树木在“沙沙”地狂舞着。那一丝丝的雨水,被风的鞭响聚成了溪,聚成了河,聚成了山洪,聚成了吞噬腐朽的“隆隆”作响,聚成了震荡山魂的恢宏壮阔。我喜欢被山风奏响的声音,我喜欢被山风领舞的境界。我常常跑在密麻的雨丝里,去看残枝枯草顺着浑黄的湍流漂游而下,去想象条条大河东入海的涛声。我想,那顺流而去的残枝枯草,会不会在入海口,长成椰林的风景呢?风看见这沟沟岔岔里,到处都有了奔流的气息,又使着鞭子,把还在撒着欢儿喷泄清凉的云层,赶出了南山的天。往往在这个时候,藏木沟就像一个新娘子揭开了新盖头,七彩虹的绸带是她飘动的披肩,池塘里热闹的蛙声是她动情的放歌,屯落纷飞的蜻蜓是她婚纱服上的绣物。我陶醉在藏木沟这个山风催雨的情境里。山风催雨所创造的情境,是一个尽情宣泄、尽情奔哮的情境,是一个聚柔成强,一泄轰鸣的情境。我在我家的宅院里,在藏木沟的怀抱里,学会了像风一样地看世界,像雨一样地走人生。

  (六)

  藏木沟里下雪了,下雪的时候,没有了风的影子。那飘积得厚实的雪,分明是藏木沟,伸手从天外扯来的绒被,这绒被,已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她的躯体。我有着这么一个印记,就是下雪的季节,是藏木沟最别致、最个性的季节。有了这样的季节,她才有别于江南水乡的轻盈与柔润,她才有了独属于她自己的那份气质。这样的雪天里,我喜欢穿胶底的棉靰鞡,一脚一脚地踩在雪地上,发出那种“咯吱咯吱”的声响,印一地胶底上的花纹,让它留在记忆里。有时,一双新买来的棉靰鞡,要一直放在柜子里,专等下雪天拿出来穿上,就是想看地上的花纹更新亮些。站在雪封的冰面上,收着满眼树挂的晶莹,我便感到,我的呼吸,是那么强势而有力。那是一种热能的喷射,那种喷射,只能在冰雪的世界里才打造得出来。我学着爷爷,去吃屋檐下挂着的,那一串一串的红辣椒,去喝蓝边酒壶里,那浓浓的高粱小烧。红辣椒辣热我的心窝,小烧酒激热我的血性。冬日的雪天里,有了红辣椒的火红,有了小烧酒的香浓,我的身上,就铮铮作响了那一根根的筋骨。照着白雪的镜子,我看见,我的肤色越来越黝黑,我的胡须越来越浓重,我的脸膛越来越方阔。我发现,我越来越像没上过学、没读过书的爷爷了。我又感觉,藏木沟里,不单单只有爷爷是这种形象,似乎所有的男爷儿们,都是这种形象。当我一箸子一箸子地吃着红辣椒、一大口一大口地喝着小烧酒时,当我会用双肩挑着山柴,“咯吱咯吱”地踩响有雪的山道时,我才真正地体悟到,我在藏木沟的雪地里,已经走成了一个北方汉子。我想,我家在藏木沟的怀里,我永远是个能吃红辣椒、能喝小烧酒的北方汉子。

  (七)

  我爷爷的爷爷挑来的那个毛孩子,喝着山泉的水,吃着山野的味道,尥几个蹦儿,撒几个欢儿,就走到了“十七岁牤牛、十八岁汉”的季节了。可是,他刚刚长硬了脊梁,刚刚把筋骨血脉传给了我爷爷,就早早地融化在了藏木沟的肌肤里。我想,一定是他太贪迷藏木沟泥土的味道。那个从沟外奔着他来的那个小脚女人,年轻轻就开始孤守着我爷爷的天真,孤守着为她的男人延续筋骨血脉的那份责任。藏木沟的襟怀就是豁达,就是温暖,让那个小脚女人,从容地走着孤儿寡母的日子。那日子,如果不是在这藏木沟里,很可能就像沤粪的青稞,悄没声地腐烂没了。当又有一位小脚的女人,从沟外奔着我的爷爷笑盈盈地走来时,那个过孤儿寡母日子的小脚女人,趴在藏木沟黑黑的土地上,不住地磕着头,泪水融入了泥土里。有了新来的小脚女人,就有了我父亲、我叔叔和姑姑们的筋骨血脉,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小家的诞生。这些筋骨血脉,是在两个小脚女人的呵护下,一点一点地强壮起来的。我的母亲从沟外的世界,走进我父亲的生活以后,也学着先前两辈儿小脚女人的做派,精心尽着延续筋骨血脉的责任。我看见,因为有了我和弟弟,父母把我家的房宅,逐步扩建到了五大间。房宅除了中间的堂屋,东西屋里的物件,都是双份的,东屋里有啥,西屋里也有啥,就连院子里的自行车,都是双份的两台。我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两个儿子,如同他们的左手和右手,分量相同,牵挂一样。在他们的眼里,两个儿子,就得需要两份家业。父母是希望我们当儿子的,也把未来的家安在藏木沟里,安在他们的身边,他们要一直看着我们过日子,一直看着我们延续祖辈传下来的,那铮铮作响的筋骨血脉。我想,我躯体中传承着的东西,也是藏木沟铮铮作响的筋骨血脉。

  (八)

  我家在藏木沟的怀里,我们那个山屯的所有人家,都在她的怀里。我幸福着,骄傲着。我想,山屯里所有的人,都会幸福着,骄傲着。山屯的人家,被藏木沟紧紧地抱在她的怀里,身子挨着身子,脸儿贴着脸儿,气息亲热成一样的格调。我站在高高的山峦之巅,品着长沟里,那宛如鸟巢般一窝一窝的山屯,静静地各占各的位子,各守各的乳头,谁也不争怀,谁也不抢怀,不像狗的崽子那样,在母狗的怀里以强凌弱,“嗷嗷”地争抢着吃奶的好位子。这山屯里的人家,被山封的日子,规矩成好像亲戚套亲戚似的。这家人和那家人一天不见个面,大人的眼角就会长眵目糊,呆涩无神;小孩子就会撒黄尿,灵气全无。男人们下到一块地里干活,劲都不藏奸地使出来;女人们坐在哪家的炕头上,守着热火盆没完没了地唠着。小丫、小小们听着老头、老太太一个又一个“从前”的故事,眼睛越眨越深,眉宇间的疙瘩越聚越厚实,心劲都长在了脚丫上,迈着沉稳的脚步,让自家大人的心情,日日都有兴奋不已。老头、老太太们听着小丫、小小蹦蹦跳跳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总被唤回已经跑过了一定季节的脚步,脸上积起的皱褶,也总被出声的笑抚开再抚开,一个个头发花白,可童心依旧。在山屯里,孩子们看着老人,悄没声地就长大了;可老人们看着孩子,总是夕阳正红。我家在藏木沟的怀里,长大的历程,因山屯长者的影子而牢固。那么,我未来的生命,会留下有人品赏、引人前行的影子吗?我想,我会有足够的时间。我家在藏木沟的怀里,那的季节,牢牢地定格在了像风一样思考、像雨一样行走的童年世界里。我的心不离开她,就会永远躺在童年的怀里。

  (九)

  藏木沟把我养大了,不知不觉地把我养成了一个,能作一些思考、能懂一点生活的人。我曾雄心勃勃地握着拳头,眼神凝视着她长长的躯体,心里盛满了报恩的誓言。我想,我应该用我筋骨中的全部力量,还有我脑体中的所有智慧,让她的肌肤更加亮润,让她的容颜更加倩美。可我,却在时光的老人引诱下,知道了沟外的世界,也知道了沟外的世界里有我的位子。那个位子,真的需要我去写一段,很长时间都不能腐朽的人生历程。我在藏木沟宽大的襟怀里,无奈地想着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事。终于,在那个高粱穗通红通红的季节里,我脱下了那双沾着泥巴的黄胶鞋,穿上了铮亮铮亮的牛皮鞋,坐着那辆每日在沟道上只往返一次的大客车,离开了藏木沟,去了沟外的世界。这么一走,就是遥遥的无期啊!我成了藏木沟的叛逆,我一奶同胞的弟弟和妹妹们,都学着我叛逆了。那个昔日我爷爷的爷爷挑来的那个小小子,早已把自己的躯体和灵魂,融入了藏木沟的襟怀里。我想,他对承接着他筋骨血脉的我,会愤怒到啥程度呢?对我的弟弟和妹妹们,会愤怒到啥程度呢?我走在城市的人流中,住在城市的高楼里,总感觉自己是一个陌生的看客,甚至是一个临时的过客。我想着杨树芽、柳树狗和榆树钱的滋味,想着苦麻菜、婆婆丁和小山蒜的滋味;想着青棵上的蝈蝈声,想着池塘里的青蛙声;想着七太爷讲不完的故事,想着小伙伴们玩不够的游戏……睁眼时想着,闭眼时还是想着,一天总是想个没完。我这个人,打小就爱做梦,做的尽是些美梦。躺在楼里的软床上,梦总是把我拉回到藏木沟,拉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里,拉回到恩重如山的父母身边。于是,我就常常没事找事地跑回去,跑回藏木沟的怀抱里,跑回老家的怀抱里,去亲一亲泥土醇香,去亲一亲家的温馨。那醇香,那温馨,就是我站直的力量,就是我行走的力量。我想,我如果期盼着不被人们说成是叛逆,我就不能忘了那个生我养我的藏木沟啊!


 
《石阡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宝安文学》周刊专栏约稿启事
“咸阳游记”文旅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武山文艺》征稿启事
第六届“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启事
“荷塘印象杯”首届绿美东莞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武鄂黄黄”都市圈主题征文启事
首届阿买妮诗歌奖征稿启事
首届“西戎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启事
“我所了解的河湖”征文大赛启事
首届“客韵官陂 多彩土楼”征文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光影之梦”全国中短篇小说征文大赛,题材类型均不限!
《教师报》教师节特别征稿
「北京晚报」9月主题征稿函
“德才杯”青岛印记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遇见中医药微型小说大赛正式启动
第四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
《翠苑》文学双月刊征稿启事
《映山红》杂志新开专栏征稿
更多...

李健吾

冯雪峰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高峰:提升零售银行数智化能力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