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站浏览:599        发布时间:[2023-05-18]

  在北京西坝河南路与香河园西街交会的拐角,有一座文物部门设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书“大运河——千斯坝遗址”几个大字。春日的暖阳洒在澄碧的坝河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两岸缤纷,百花争美。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海棠花,一起倒映在这清清的流水里,弹奏出一曲曲斑斓梦幻般的华彩乐章……

  我站在千斯坝遗址,倾听流水遥远而又清凉的亲切诉说,心里翻卷着万千感慨。小孩子般活泼的流水牵着我的思绪,自由自在地唱着、跳着、吆喝着、欢腾着,在坝闸前掀起来一朵朵淘气的雪浪花,然后携带着阳光,携带着解冻了的歌声,向着远方一路飞奔……

  我听到流水声中回旋着“千斯”“千斯”“千斯”的呼唤。“千斯”是何意?我的心潮悠然上溯到遥远的先秦——上溯到《诗经》时代那些抒情的美好诗句。《小雅·甫田》中就有这样温馨的文字:“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意思是说:“快快筑起千座粮仓,快快造好车马万箱。把收下的粮食都装满,农夫们的日子喜庆洋洋。这是天赐的大福气啊,幸福的生活万年长。”千斯坝的坝名,就是从这动人的《诗经》里流出来的。

  我现在驻足的这片土地,曾经设有千斯坝,停泊万里船;曾经设有千斯仓,珍藏千古梦。无数的大船从南方运来沉甸甸的稻米、豆菽,运来丝绸和茶叶,运来瓷器和琉璃,运来温暖的问候和五彩的憧憬……一起卸在千斯坝,转运进光熙门内南侧的千斯仓。所谓“千斯万斯”,承载的正是先民们对五谷丰登的热切祈望、对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啊。

  我听到流水潺潺,一遍遍深情诉说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是元代的水利专家。他被元世祖指定为都水少监,后来又任迁都水监和工部郎中,做了许多兴修水利的大事。特别是在大都治水,疏通漕运,声名远播。而千斯坝遗址所在的这条坝河,正是郭先生在京城治水的辉煌起点。

  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的郭先生在此地逡巡,口中轻轻吐露出一串名字: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深沟坝……随后七坝陡然而起于阜通河上,并依序自西向东呈梯级一一排开,分段行舟,驳运过坝。有了这阜通七坝,阜通河也才有了这个“坝河”的美称,在漕粮运输的年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坝河的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老北京地名。

  坝河是元代修建的第一条运粮河道,据《元史》记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开坝河,设坝夫户八千三百七十七,车户五千零七十,出车三百九十辆。船户九百五十,出船一百九十艘。”可见当年投入了多么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条人工运河的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马河、北土城沟等。主河道全长21.63公里,流域面积158.4平方公里。日运漕粮4600余石,船夫1300余人,坝夫730余人。即使算上结冰期停运的因素,年运输能力也高达100万石上下。处在这一政治和经济、文化意义上之重要节点的千斯坝,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醒目记忆,是滔滔大运河在京城画下的一个恢弘惊叹,也是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北京历史留下的嘹亮回响。古人奋斗和开拓的艰辛智慧,为我们留下沧桑变迁的无尽怀想,同时也在这潺潺水声的流转中,澎湃到一代代后人的心间,传递在汗青史册的一页页赞叹里。

  我在千斯坝听水,仿佛听到浪花在呼喊“大运河”“大运河”“大运河”……我知道,这坝河起源积水潭,沿着西高东低的阜通七坝一路奔腾,过和平里、酒仙桥、西坝村、东坝至楼梓庄乡的沙窝村,徐徐注入温榆河,悠悠接汇北运河,从而连入京杭大运河的宏阔水系。我耳边仿佛有无数的美丽浪花在深情歌唱。那会讲故事的流水,向我讲述杭州的梅花、洛阳的牡丹、齐鲁的豆花和燕赵的棉花……五彩缤纷的甜蜜歌声,在天地间回旋和飘荡。我心里奔涌着1800公里的骀荡春风,串联起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壮阔波浪。我在古老的千斯坝跂足沉思,举首南望:我们的美丽中国,自北而南,到处都是好风光,令人陶醉,令心流连。

  水有枯荣,史有兴衰,功在百姓,其名则不朽。我沿着坝河行走,就如同漫步在一个色彩斑斓的诗歌意境里。眼前浮现着烟云旧迹、叱咤风雷和风云故事。700多年的流光逝水啊,如今跃动的,还是灿烂奔放的青春节拍。其中回旋着澄澈的感叹和沧桑的沉思。我侧耳倾听千斯坝的水声潺潺,遥想当年烟波浩淼、漕船密布的盛景。一带清流如同动态的流年画卷,铺展开一道可听、可观、可触、可爱的时间屐痕。我在这水声中放飞一朵朵迤逦的遐想,让它们像小鸟一样,沿着美丽的大运河岸,向着江南的方向欢乐地飞翔。

  我在千斯坝听水,仿佛听到浪花在呼喊“开拓”“开拓”“开拓”……我知道,坝河也有过漫长的辛酸回忆。其实到了明清时期,这条河就因为没有水源而湮没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波潋滟的盛景,是根据水文历史考证,在2006年重新建设疏浚而成的。据资料介绍,元代时的水面宽为如今10倍、达二三百米;水深也为如今10倍、达一二十米。但是古老的千斯坝带着历史的仆仆风尘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依然是一个不懈奋进的奔腾姿态,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全新面目。千斯坝是历史,衔接的则是未来。今天的潺潺坝河水,依然回旋着开拓进取的心灵旋律,高唱着蓬勃昂扬的时代乐章。

  我每天上下班,都会从这千斯坝前走过。有一次留心数了一下,从千斯坝遗址到我工作的报社,只有400步的距离。而这中间相隔着的,却是700多年的漫长流光。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喜欢立在千斯坝前,醉心倾听坝下的那些浪漫的水声。那悠悠浪波诉说着沧桑的记忆,更诉说着年轻的祝福和美好的向往……


 
《石阡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宝安文学》周刊专栏约稿启事
“咸阳游记”文旅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武山文艺》征稿启事
第六届“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启事
“荷塘印象杯”首届绿美东莞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武鄂黄黄”都市圈主题征文启事
首届阿买妮诗歌奖征稿启事
首届“西戎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启事
“我所了解的河湖”征文大赛启事
首届“客韵官陂 多彩土楼”征文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光影之梦”全国中短篇小说征文大赛,题材类型均不限!
《教师报》教师节特别征稿
「北京晚报」9月主题征稿函
“德才杯”青岛印记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遇见中医药微型小说大赛正式启动
第四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
《翠苑》文学双月刊征稿启事
《映山红》杂志新开专栏征稿
更多...

李健吾

冯雪峰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高峰:提升零售银行数智化能力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