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网
XDBZJW.COM 您是第 18414565 位访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作者:傅逸尘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站浏览:307        发布时间:[2022-09-21]

  裘山山散文集《比山更高的树》(明天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收录了近二十篇短章,记录下高原戍边的军人故事,塑造了边防军人的英雄群像。十几年前,作家不断在西藏高原、云贵高原行走,亲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边防军人的生活,也记录下很多令人惊异而震撼的生命经验。就像裘山山在自序中所说的:“一次次行走高原,一次次留下牵挂。作为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我无法和高原上的人一起坚守高原,如同无法和故乡的人一起坚守故乡。我能做到的,就是将我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甚至是路边的树,一一记录下来,呈现出来。”

  一次次行走高原,裘山山看到、听到了太多动人心魄的故事。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默默坚守;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他们不曾退缩;面对个人情感的纠结和家庭重负的牵绊,他们甘于牺牲奉献,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崇高雄壮的军旅壮歌。这些短章和速写,为当下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读者打开了一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辽远时空,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力、生命的坚韧、军人的伟岸、英雄的崇高。

  裘山山以速写的方式即景记录下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寥寥数笔,形神皆出。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速写强调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人和物体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作为一种篇幅短小、简练生动的文体,速写强调用具有概括力的笔墨描摹人物、叙述事件、复现场景。裘山山的文字精短、节制、通透、强悍,多用急促有力的短句,通过准确的细节、精妙的比喻回望充盈着原始伟力的青藏高原,探寻边防军人艰苦且陌生化的高原生活,亲近、想象、描摹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生命情态,从而建构起属于高原军人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经验。这些高原军旅生活的记录和速写,氤氲着生活的烟火气息,留存下生命真实的肌理,直抵读者心灵的柔软处,动人却不耽于煽情。那些曾经年轻、青涩的面孔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模糊,但是那些厚重温暖的军旅经验,依然顽强地保留着它本原的面相和质地。

  无论是高原风物还是英雄传奇,无论是基层兵事还是军人情感,都那么真实自然、质朴有力,高原官兵的经历、故事、爱情乃至牺牲本身,都已化为传说、传奇甚至是令人仰望的历史。历史作为曾经客观发生的过程或事件,已成过去;但对历史的解释却不断使之复活并对当代产生意义。活的历史总是经过特定的叙述而富有生命力的,叙事把过去变成为现在。想当年,裘山山记录下的是她所亲历的“此在”和现实;现如今,世易时移,那些生动鲜活的军人个体生命,连同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一起沉入了历史的深处。好奇心、同理心、使命感,驱使着裘山山展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梳理与想象,我们从散文集里读到的是经由作家视角回望、重建的“彼岸”和历史。

  散文《比山更高的树》是全书的开篇,写到高原上的树和兵站大院里茂盛的左旋柳,由此连接起18军进藏的艰辛历史:“人们常说西藏是神奇的,在我看来,神奇之一,就是栽下去的树要么不能成活,若活了,风摧雪残也一样活,而且必定比内陆长得更高更壮……半个世纪过去了,18军当年种下的树,如今早已成行,成林,成荫,成世界。每棵树都记录着拉萨的变迁,记录着戍边军人走过的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实体的树、比喻的树和军人身上所负载的树的象征意义结合起来,共同超越了自然环境的考验,矗立起铭刻着高原军人生命印痕的精神丰碑。“山”和“树”作为中心意象贯穿全书,统摄起青藏高原军人生活的不同侧面。当作家运用比喻来表征世界时,就创造了一种可能的联系,将原本无关的事物连接在一起,赋予事物以一种鲜明的意义。“比山更高的树”也因此有了明确的指向意义。站在高山上的边防军人们,挺立成了一棵棵不断成长的树;而山也因为这些树的扎根和成长,更加生动、伟岸。有了树的加持,山有了无限接近天空的可能;而叠加了山的高度,军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亦更加高蹈。

  裘山山采用细节铺排与白描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再现“生命禁区”高原官兵的军人风骨,呈现高原军人特有的生存状态。《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写老一代测绘人杜永红,年仅24岁就牺牲在测量一线。作家选取主人公牺牲前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的亲历者,用他们的视角串联起主人公生命最后的时光。巧妙的结构拓展了叙事时间和空间,使得杜永红的人物形象越发生动和立体,这也充分彰显出裘山山作为小说家的叙述匠心。《将军崖》《吟唱高原》《守望318国道》《青山为冢》《万水千山传遍》等篇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勾连,在今昔对比中,写出军人恒常的精神和价值;也写出了日常的坚守与极端环境下的牺牲,是如何深刻影响军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底层逻辑的。

  《雪线上的杜鹃花》糅合了理性与梦境,作家梦境中的杜鹃花和现实中的不同,印证高原杜鹃的别样风姿和象征意义:“别的花开放或许是为了昭示美丽,或许是为了展现青春,而这些杜鹃怒放,却是在壮烈赴死,是在英勇牺牲,因此整座大山都给我一种悲壮的感觉。”《骆驼刺》聚焦查果拉这座高海拔哨所,从战士们的家信到情书再写到高原植物骆驼刺,通过从骆驼刺到鲜花的移情,写出哨所官兵的生活苦累和精神之美。《油菜花开》写作家来到岗巴边防营,部队后勤保障水平之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巨大的反差,凸显了驻西藏部队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事实上,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全方位影响和塑造着高原军人的生活状态、生命情态和情感世界。

  书中的一篇篇速写,描摹高原风物,也承载着大量真切的生命体验。西藏军人的信仰和精神,传递到了更年轻的一代军人身上,植入更新鲜的生命足迹。书中讲述的故事、描摹的人物宛若一个个看似粗疏却又神采盎然的剪影,闪耀着金属般深沉厚重的光泽。一个个片段之外,更多的是留白,意犹未尽处留待读者自身经验、情感和想象的代入。

  总之,散文集《比山更高的树》有着对高原自然风物和军人生存境遇的坚实描写,将作家的感悟、体察、思想融入精短的速写文体,简洁又温情的笔调带给读者深沉丰盈的审美体验,传达出一种崇高的美学力量。

  (作者:傅逸尘,系辽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


 
《石阡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宝安文学》周刊专栏约稿启事
“咸阳游记”文旅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武山文艺》征稿启事
第六届“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启事
“荷塘印象杯”首届绿美东莞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武鄂黄黄”都市圈主题征文启事
首届阿买妮诗歌奖征稿启事
首届“西戎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启事
“我所了解的河湖”征文大赛启事
首届“客韵官陂 多彩土楼”征文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光影之梦”全国中短篇小说征文大赛,题材类型均不限!
《教师报》教师节特别征稿
「北京晚报」9月主题征稿函
“德才杯”青岛印记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遇见中医药微型小说大赛正式启动
第四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
《翠苑》文学双月刊征稿启事
《映山红》杂志新开专栏征稿
更多...

李健吾

冯雪峰
更多...
东北作家网“星光璀璨文学丛书”出版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章程
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
萧红文学奖评选条例
更多...
更多
更多

高峰:提升零售银行数智化能力

    点击进入视频原页面       更多
辽宁作家网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   作家网   中国散文网   国学网   中国文学网   牡丹江文艺网   河北作家网   陕西作家网   海南作家   西北文学网   广东作家网   重庆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东北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东北网   湖南作家网   杨柳青文学网   新疆作家网   浙江作家网   河南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   嘉兴市作家网   葫芦岛文艺网   辽宁人民出版社   天健网   半壁江作家网   福建作家网   内蒙古小作家网   校园文学网   完美小说网   东北文艺网   大连海力网   全球期刊门户网   乐读网   深圳作家网   西部作家   泸州作家网   大鹏新闻网   吉林文学网   茅盾文学奖网   作家在线   恒言中文网   中国网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上海文艺网   萧然校园文学网   东方旅游文化网   中国百姓才艺网   当代人物网   佳木斯作家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投稿信箱(Email:db666777@163.com)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东北作家网 辽ICP备08002508号-2 主编信箱:db6667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