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英,男,196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曾经服务于鞍山市信息产业局,现任辽宁省鞍山市退伍退休军人安置办公室主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和书法,作品发表于《随笔》、《鞍山文艺》、《鞍山日报》、《千山晚报》、《鞍山作家》、《鞍山军休》等报刊杂志上。 著有《闲品三国----学为人处世之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销售。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中国智慧的古典小说。我看过《三国演义》很多遍,我出版的两本书写的都是关于《三国演义》。对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我一直在作这样的哲学追问:《三国演义》这部充满中国智慧的小说中,它的最高智慧是什么?我认为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最高的智慧不是借东风、借雕翎,也不是三气周瑜、七擒孟获,而是精诚团结、并肩作战的桃园三结义。团结正是桃园三结义的根本精神所在。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我认为当代中国迫切需要的最高智慧就是二个字:“团结!”团结就是信仰,团结就是旗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智慧。 没有团结为前提,再多的数量都不会凝聚为力量,没有团结做基础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集体都只能是团伙,无法形成团队。《三国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面例子。 “谋董贼孟德献刀”失败后,曹操逃回家中,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召集义兵,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皆起兵响应。 本来是为了讨伐国贼董卓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关东联盟军,由于没有团结作保障,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同董卓开战,同盟军内部诸侯之间就杀得不亦乐乎,最后落得个“劳燕分飞各西东”。由于同盟军之间的自相残杀,不仅董卓毫发未伤半根,反相对地壮大了董卓的实力。若不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貂婵以美人计让董卓、吕布反目成仇,接下来发展的后果很难设想。 十八路诸侯组成的同盟义军分崩瓦解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是各怀心腹事,看不到实现个人利益与实现群体利益的一致性,看不到团结的价值,看不到团结在成就伟大事业中所蕴藏的整体合力。 让我们欣慰的是,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尽管他们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禀赋各异,但“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共同生命追逐,让他们自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十分强烈,表现为信仰坚定、精诚团结、胸怀宽广、心心相印。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他们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恩怨,不会为了个人狭隘的眼前利益损害整个团队的团结。与袁绍们为狗苟蝇营的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团伙相比,刘、关、张的结合是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结合,这种志向和情趣的结合,逐渐上升成为一种宗教式的信仰。这种人生根本夙愿的灵魂焊接,推动着他们每个人都能在前进的征途上精诚团结,共同奋斗。 桃园三结义告诉我们:精成团结,共同奋斗永远都是走向胜利的根本力量和永恒主题。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我们就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反过来看,什么时候我们内部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往往都是外国列强入侵、中华儿女灾难深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必须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心声! 中国女排教练郎平在谈到“女排精神”时,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含意,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女排当年从低谷向上攀登,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我们才能在比赛中战胜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团结,这应该是当代中国的最大价值、最强声音、最高智慧。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