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莹,女,文学硕士。代表作有《爱情到处流传》、《旧院》等。有多部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中国作家》等刊。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刊选载,并收入多种小说选本及年度排行榜。短篇小说《爱情到处流传》荣获首届中国作家出版奖、首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2009)大奖。现居北京,供职于《小说选刊》编辑部。
那一江春水飞溅 付秀莹 已经是暮春了,京城的花事还繁盛着,蝶飞蜂闹的,是春深如海的意思,春光催人,教人隐隐有担心,担心这一岁的大好春光,不小心给辜负了。 到了安居,一颗心倒渐渐安静下来。琼江清流横水来,涪水莽莽纵向漫。两江交汇之处,就是安居古镇。天上飞着细雨,淅淅沥沥的,落在草木上,落在河水里,落在鬓发边,缠绵极了,果然是南方的意思。 空气里湿漉漉的,满眼都是深深浅浅的绿,仿佛连那雨丝,也给染成了湿漉漉的绿色,在天地之间乱飞着,把这古镇涂抹得墨色淋漓,俨然是水墨山水了。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忽然有一股香气袭人。正诧异呢,当地朋友说,是橙子花香。果然见枝头缀满了白色的花朵,清雅安静,也不大繁复,却是暗自芬芳,有一种淡淡的甜味,比栀子花更有世俗生活的温暖气息。 城门是红石城墙,木瓦穿抖城楼,有巍峨气象。忽然间一阵锣鼓齐鸣,古城门下,县太爷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官袍,有青皂二色袍衣衙役,吆喝肃静。原来是县令出巡了。看那县太爷的威仪,叫人不由得屏息敛声,心下肃然。恍惚间岁月流转,有隔世之叹。进了城门,街道屋宇,一派古风。青瓦上染着青苔,飞檐衔着飞檐。石板路两侧,明清建制的青砖骑马墙,穿抖二层木架房,木柱木门,古朴雅致。酒馆茶肆,商铺林立,店招在细雨春风里飘摇。翰林酥,太守麻花,科甲坊石磨豆腐,哑巴锅盔,糍粑,开心凉粉,冲冲糕……食物的香气,小贩的叫卖声,风声雨声市声,扑面而来的,是热腾腾的日常生活的气息。见店铺有卖绣花鞋的,受那颜色蛊惑,忍不住过去买了一双,米白的底子,青花瓷碎布点缀,勾了京剧脸谱,当即穿上,正好配着棉麻衣裙,再相宜不过了。绣花鞋子踏着青苔覆盖的石板路,直觉得步步生莲,神情举止,不觉间便也安静从容起来,全没有了高跟鞋急雨敲窗般的仓促焦躁。真是奇怪得很。 喝茶,听书,讨价还价,看人家打糍粑,一只猫门槛边卧着,眼睛半睁半闭,闲闲地看街上行人往来不绝。逛够了,去湖广会馆。门厅轩昂,气势十足。入内就是古戏台。坐在廊下喝茶看戏,水袖婉转,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在细雨里更觉清越动人。想当年,这是商贾船夫约会的场馆,穿过历史的烟云,仿佛隐约能听见当年的笑语喧哗。 引凤门也是古城门,城门上搭着彩棚,是抛绣球招亲。红石城门斑驳,是时光的痕迹。众人正遗憾只见彩棚,不见抛绣球的佳人,忽听得细细的鼓乐之声,隐约见一顶花轿缓缓而来,原来是娶亲的仪仗。众人都惊呼。这引凤门下看花桥,何等风流旖旎之事。自然了,这不过是一种虚拟的表演。可是,此情此景,谁还愿意去深究这是现实呢,还是虚构?石板路两侧沟渠里,清流奔涌,潺潺有声。古人就是这样洗街降温,防火洗涤。街道上牵着铁丝,悬挂着江南纸伞。有道士穿着道袍,给行人算命抽签。欲要过去抽个签,想了想,到底还是罢了。草药膏汤,点心糕饼,鸡鸣和狗吠,乡音和俚俗,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叫人心生欢喜。 晚上,在船上用饭。暮色四合,在水面上慢慢浓起来。细雨斜飞,有湿漉漉的凉意。穿过窗子,夜风悄悄吹过来,夹杂着氤氲的水汽,还有水草的淡淡的腥气。船泊在水上,有微微的荡漾感。这个时候,酒是要喝一点的。最好就是白酒,正敌了这春夜的薄凉。 饭后回住处。住的地方叫做青居别苑。幽静清雅,有古意。红纱灯照着曲院回廊,推窗便是一江春水。在夜色里走一走,也不打伞,雨丝纷纷落落,好像是私语,也好像是撩拨。青石板曲曲折折,在灯下闪着湿的水光。偶尔有一二妇人,在街边廊下闲坐,发呆,神情悠远,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也有小店铺亮着灯,进去看一看,主人也不怎么急切招呼,任你闲看。石板路高高下下,闲闲地逛一逛,有不少趣味。 次日坐船游江,天已经放晴了。雨后的江面,水汽蒸腾,在春日的阳光下,恍兮惚兮,是水墨的调性。众人喝茶,闲谈,看江景。窗外,水面风平浪静,只有细细的涟漪,一圈一圈,渐渐荡漾开去。远处,天水一色,在天际重合。岸上的草木倒映在水里,把水都染绿了。云彩落在水里,也仿佛是绿的。一大朵一大朵,好像是盛开的绿牡丹。船在绿水里飘荡,云彩在绿水里盛开。天上的云影变幻,同江里的水草缠绕着,纠结着,船上的人便恍惚了。好像是,满怀的绿意,满怀的清流,满怀的云影波光,整个人也慢慢澄明了,安静了,沉默了。什么也不用说。好像是,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绿窗之下,喝茶闲坐,偷得浮生半日,或可抵十年尘梦罢。 下得船来,是一大片湿地。春草凌乱,野花星星点点,开得恣意。大片的野生芦苇,在风里高下摇曳,沛然有草木之气,竟不是那种可以入诗入画的的芦苇,却是野趣逼人。鹅卵石累累层层,铺陈开去,十分好看。有那纹路美丽的,有心带两块回京,书桌上清供赏玩,到底作罢了。江水荡漾,云天一色,心胸为之一开。有人起了兴致,童心大发,捡着鹅卵石,打水漂。说笑声惊动了野鸭,呱呱呱呱叫起来。也有水鸟,在芦苇上忽然飞起,清脆鸣唱着。有一头牛,拴在芦苇荡边上,埋头吃草。只偶尔抬头看一眼,也不大理人。 在安居两三日,终究还是太短暂了。仿佛是那一江春水,偶尔飞溅出了一二点滴。是不是,正是因为这惊鸿一瞥,才更叫人念念不忘呢。千年古镇,巴渝风情,只有留待日后机缘有得,再慢慢品味了。 原载《人民文学》2017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