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到读书是颐养天年的第一重要,我觉得亲近大自然也是读书,这是一部四季变换,新意频出的书,我很喜欢读这本书,不知厌倦。工作之余,远处来不及,近处的也要读几页。内蒙的扎兰屯,风景秀丽。每年呼伦贝尔的杜鹃节,第一站是在这里。人们称这里为岭南。莫旗为岭北。这里的山属大兴安岭余脉,山不高而秀。扎兰屯有两大天然园林景观:吊桥公园和秀水公园,夏季十分宜人。我一向认为自然园林以清幽为第一好。虽盛夏无暑气,人在其中,如鱼得水,心气平和自在,若朗天明月,云开烦散,得心情之胜。扎兰屯当属于此列。 吊桥公园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九零五年白俄罗斯人起建的疗养胜地。现在是民众的游乐场。吊桥下的水,是地下泉喷涌而成,清澈透明,流声潺湲,悦耳澄心。 吊桥公园入门处,一株参天古榆,一百五十多岁。它的旁枝有一搂粗,朝地面弯垂,苍老之致。有三根这样粗大的枝,一律用木棍子支着。在往吊桥去的入口处,迎面一首醒目的诗,是叶剑英留下的。一九六二年八月他到过这里,诗的题目是《扎兰屯》 雅鲁河畔扎兰屯, 九派清流拥水村。 铁索悬空新瀑急, 吊桥桥上忆长征。 读这首诗,觉得当时水一定是急湍的,这几十年过去,我看到的已是清流涓涓。岁月悠悠,自然生态变化,便有不同的表现吧。 这吊桥入口的里侧,也题有诗: 谁道内蒙不留春, 雅鲁河畔扎兰屯。 吊桥摇曳映碧水, 环山碧岚隐柞林。 绿荫深处遗夏梦, 孜然梢头送秋云。 人人都说江南好, 只缘此地未登临。 落款是“录自故照恒的诗”。时间是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 过吊桥不远有一柱亭,亭前有一株年长的野山里红,冠如巨伞,树下摆了冷饮摊,竟省了打伞。摊主并不叫卖,静坐一旁侯着,看着也凉快。 登临又见诗: 果然奇秀气爽凉, 隐约青山北廓外, 条条溪水伴重阳, 千里卧阳含紫翠, 万倾葵花开金黄, 更喜稻麦岁丰稔, 胜似江南鱼米乡。 这是李准的诗,末尾签了名,写上“扎兰屯留念”,没有年月日。 一边游园一边读诗,雅趣斐生。 出了吊桥去秀水,还有一段路。沿途风光美目,弯曲的丘陵路,路两边皆是幽深的杂木林,盛开的野花。一座山坡上,嵌五个大字:“保 退 封育建”。可见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林的理念,已与山水同在。 秀水于一九九六年六月兴建了秀水山庄。占地三十万平方米。山庄大门上有乌力吉题字:秀水山庄,时间是一九九七年。门两边有字: “青山有幸迎远客”, “碧波含情会高朋”。 园中便是家喻户晓的卧牛山,山下一条卧牛河,山依河,河绕山,萦绕着美丽的传说。这传说就是卧牛山和卧牛河的来历,刻在了石头上,立在大门口。故事纯朴动人。牛与恶狼搏斗,救出了孩子。牛不幸死去。牛倒下的地方,出现了一条河,牛死后身体变成了一座山。 河水清歌星汉,山林素心寄云。 此山多柞木,山丁子,柳,榆,胡杨,小白桦,白杨,也有山里红,挂了青果,要霜降后才好吃。待秋叶落尽,山里红果都变得通红,枝枝挂满,特别好看。 这里的山林之所以如此繁茂,其中很重要一点,因为是天然的杂木林。据说杂木相克相生互依方久盛无衰。我揪一片柳叶,做笛声,不啻“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情”,以柳笛与青山绿水对······ 并作短句开心,谓之“秀水寻夏”: 扎兰天成好风景, 两园托夏发浩然。 锦山秀水争无事, 绿森花繁笑痴人。 (此文是2004年夏游扎兰屯所记,又几年过去,现在去的人不知有何观感了。)
|